English

和下岗兄弟姐妹手拉手继续走好再就业之路

1998-06-16 来源:光明日报 天津市慧康托老院 张慧英 我有话说

我原是天津绣花厂的一名缝纫工,今年45岁,1996年底下岗。面对生活的困难、下岗的打击,我并没有退缩,并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人才市场要文凭,劳务市场要年龄,而我既无文凭,也没有年龄优势,就更不能挑肥拣瘦,寻求安逸体面的工作。要想在再就业的路上干一番事业,就必须改变择业观念,干那些别人不愿干、社会又十分需要的工作。因此,经过市场调研后,我毅然和爱人一起办了一个专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托老院,取名“慧康托老院”,并于去年4月2日正式成立。谁知开张半个月后迎来的第一位老人就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老人已满90岁,患有小脑萎缩,当我们欢天喜地将老人抬进屋后不久,床上、墙上、被子便被她抹得到处都是大便。我爱人一赌气走了,但我咬紧牙关、抹干眼泪,晚上陪老人一起睡,全面了解她的病情和生活习惯,给老人做可口饭菜,耐下心来陪老人聊天,并发挥自己的特长,给老人做了一个从腰到脚的封闭式裙子,使老人的手再也不能伸进去抓大便了。她的女儿探望时,看见老人干干净净,精神也好了,十分感动。一年来,我吃住都在托老院,白天为老人擦洗身体,接屎接尿,洗衣做饭;晚上,把闹钟抱在怀里,一宿起来几次为老人翻身接尿。我还随时为老人擦洗,为他们按摩。去年夏天,我们这里的老人没有一个起痱子的。就这样,我以一种女儿对老人的孝心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对我的信任。现在托老院已有23位老人,同时还安置了8名下岗女工,和我一起实现着新的人生价值。

回顾这两年所走过的道路,我愈来愈坚信自己按社会需要选择再就业的路走对了。如果我只是等待党和国家安排,或者不考虑社会需要,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也许现在我仍在下岗、再就业、再下岗的怪圈中傍徨。与此同时,我还深切感受到,我的托老院从无到有、发展壮大,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帮助、支持,我的托老院办不起来。如今,当我取得了一点成绩后,又给了我极大的荣誉,让我参加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事迹报告团,到几个省市做报告。通过巡回报告,我们亲眼看到了各地各级都在千方百计为解决下岗职工生活和再就业想实招、办实事,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党和各级政府对我们下岗职工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觉得现在下岗再就业的环境比任何时候都要好。我们下岗职工没有理由再怨天尤人,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自立自强、不等不靠,艰苦创业,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就干好什么,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再就业。我自己下定决心:决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永远坚定自己正确的方向,和其他下岗兄弟姐妹手拉手继续走好下岗再就业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